首页 > 系庆 > 家书

安文研 | 情深而文明

4494.c威尼斯-澳门尼威斯人网站8311欢迎您

系友简介

安文研,2002级本科生,2006级硕士生,2016-2018年博士后,师从周飞舟教授。现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,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思想史、历史社会学、西方社会理论。

 

图为安文研硕士毕业留影,摄于2010年。

 

情深而文明

安文研

 

2002年,我来到北大社会学系读本科,2006年在本系读硕士,2016年从哲学系回到母系做博士后,前后在系里读了十年书。大一时幸遇系庆二十周年,而今系庆四十周年了,时光飞逝,不再是青涩少年的修辞,而成了人到中年最切身的体验。二十年,在时空的通道中,是一场相聚,也是一场分离,二十年来,学生时代的哪些部分沉淀在心里融化为人生中的养分、力量与深情了呢?那些常常在心里浮现的片段,那些想起来就会让人出神的人与事,就是往事在心中的回响。

00231019,这是本科时的学号,31的代码是我们所有社会学人的默契。成为北大社会学系的学生,就是成为了这个传统中的一分子,成为了这个大故事中的小故事。每每回味起来,最有趣的就是系里的各种大小故事,故事里的人,像一个个鲜活的细胞,构成了社系这个大的生命体,生动活泼,特色鲜明,趣味盎然。这些人,又慢慢在系里扎下根,让这个共同体得人情之滋养,根深而叶茂。从1982年,到2002年,再到2022年,社会学系的生命形态越来越茁壮而向上,作为浸染在这个传统里的一员,我也无形地分享着这份充实的好。

社会学系不是北大里最突出的系,但是我们却有一个最突出的系图书馆。系图,作为一个实在的空间,表征着所有北大社会学人在学术道路上的凝聚。系图能成为一个有精神性的存在,得益于我们心中的英雄人物——严康敏老师,严老师对学生读书的热情关心与辛勤付出,超出了一般人对于这份工作的想象,做西方社会理论研究的学生常常会用到一些大图也没有的外文书,我们都会来求助严老师,第一天跟严老师说,第二天严老师就会捧着一本热乎乎的从国图印好的副本递到你手上,眼神里充满了对孩子们用心读书的期待。严老师对学生读书的赤诚支持,后来又传递到龚芳老师这里,龚老师用她的挚诚和笃实继续守护、培育着严老师给我们创造出来的这份精神传统。

学生时代不知所谓,而在自己做老师后最最感念的,就是曾经在系里上过的课。不养儿不知父母恩,学术上亦是如此。二十年来,王思斌老师在四教给我们上《社会学概论》的场景仍历历在目。也还记得杨善华老师在黑板右侧写下的问题意识四个大字,只是当时从未想过,这四个字会陪伴自己此后所有的研究时光。王汉生老师的《社会统计学》,刘爱玉老师的SPSS课,马戎老师的《人口社会学》,谢立中老师的《西方社会思想史》,佟新老师的《女性学研究》,邱泽奇老师的《组织社会学》,刘世定老师的《经济社会学》,刘能老师的《越轨与犯罪社会学》,方文老师的《社会心理学》,林彬老师的《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》,李康老师的《历史社会学》,王铭铭老师的《社会人类学》,周飞舟老师的《发展社会学》,唐军老师的《中国社会思想史》,马凤芝老师和熊跃根老师的社会工作课程,这些上过的课,都像一颗颗种子,在土壤里生出根,不断地向下延伸,凝聚成社会学给我的支撑。

老师们不常在办公室,法学楼二楼里最热闹的地方是团委办公室和教务办公室,热情洋溢的吴少宁老师,勤勤恳恳的于小萍老师,热心关怀着我们的刘旭东老师,坚定领导着我们的吴宝科书记,在课程以外的空间里,是他们无微不至地支持着整个系的运转。二十年了,学生时代在这条小小走廊里发生的对话,还时时在心底发出温暖的回响,沉淀为厚谊与深情。

本科时代,和我们互动最多的是周飞舟老师,那时他刚从香港博士毕业回校教书,担任我们02级本科班的班主任,后来我和王一鸽又一起跟随周老师读研究生,回眸一望,从那时到现在,我们成为老师的学生竟然也已经二十年了。2002年的时候,北大校园里最流行的风尚是出国,第一次走进图书馆,看到人手一本红宝书,我感到非常震惊。刚刚脱离高考的压力,一进大学,出国和找工作的焦虑却立刻占据了心头,周老师给我们开班会,告诉我们在大学里最重要的事,是要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,想过什么样的生活,不要被这些外在的风气带偏。要养成读书的习惯,哪怕每天读十分钟,心灵也会有个归宿。在周老师的推荐下,我买了人生里的第一套《朱子语类》,夜深人静的时候,坐在31楼的走廊里,整颗心都安放在《语类》的字里行间。我们班里也形成了特别浓厚的读书氛围,同学们自己组织读书会,一起去其他院系听课,陈家建、李丁、张帆、王一鸽、罗鸣、蔡澍、傅春晖、梁晨、邝全、王维、崔家良,据不完全统计,班里现在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同学有十二人之多。没有从事学术工作的同学,也都各显神通,为社会做出了出色的贡献。

往事如昨,发生时不知所由,回望时见其本根。母系给我们的深厚馈赠,是我们人生里不断发酵的精神养分。二十年前,我们在这里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社会学,在这里找到自己学术生涯的方向,在这里遇到最敬重的老师,交到最挚诚的朋友,见到最爱的人。母系的场域,博大而温厚,沉潜而高明,岁月如歌,在孩子的心底永远回响着祝福母亲的歌。

 

文字编辑:王迪

推送编辑:李金瑶、周芯宇

审核:王迪